董竹君(1900-1997),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,近代企业家,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,连续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。她一生历经晚清辛亥革命、北洋军阀统治、五四运动、北伐战争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新中国成立、十年文化大革命、改革开放。
董竹君
董竹君(1900-1997),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,近代企业家,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,连续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。她一生历经晚清辛亥革命、北洋军阀统治、五四运动、北伐战争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新中国成立、十年文化大革命、改革开放。
董竹君
江苏省海门市人,是一个洋车夫的女儿,早年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,后结识了夏之时,进而跳出火坑,结成伉俪。后来,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,再度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。历尽艰难险阻,她创办了上海锦江饭店,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。卓别林访问中国时,她曾在锦江饭店品尝香酥鸭子。
解放后,董竹君将饭店无偿捐给了政府,后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,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。1997年12月6日,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97岁,生前著有自传《我的一个世纪》,著名导演谢晋以其经历拍成了电视剧《世纪人生》。
董竹君,父亲本姓东,后改姓董,性格耿直自尊,拉黄包车。母亲姓李,勤俭能干,因为家计艰难,喜欢叫苦连天。父母虽穷,但是还是把她送到了私塾中念书。后由于父亲患了伤寒症,无奈之下,她只有中途辍学。由于父亲身体直落千丈,无奈之下把她押给青楼做三年“清倌人”卖艺不卖身。两年后,她装病逃出淫窟,与常在青楼出没的革命党人夏之时结婚。前赴日本留学,入读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。
1915年夏之时奉命回四川,临行前,他给了董竹君一把枪,叫她防贼。若是做了对不起他的事。则用它自杀。他还急召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的四弟到日本陪二嫂读书。用意无非是监视她的一举一动,以免她获得自由就红杏出墙。1917年秋,董竹君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师毕业后,原想补习法文,前往巴黎留学,但夏之时一定要其返回四川合江。
1919年,由于夏之时在四川派系斗争中错跟了人,被解除了公职。于是他吸食了鸦片,脾气越来越坏。在董竹君患肺病避居的三个月里,他从未去看望她。在苦闷的心境下,董竹君依然自强不息。她开办了“富祥女子织袜厂”和出租黄包车的“飞鹰公司”。后因为经营不善,导致惨惨淡关门。
1929年,分居五年后,董竹君在上海与夏之时正式签署离婚协议。她只提出了两点要求:其一,夏之时不要断绝抚养费;其二,一旦她有个三长两短,请夏之时念气情分,培养四个女儿大学毕业。但是后来夏之时并没有履行,还强迫其交出孩子。董竹君予以拒绝。
离婚后的最初几年,董竹君去得最多的是典当行。1930年春末办起了小规模的群益纱管厂。董竹君经过高人指点,远涉重洋,招回了一万元股资。1932年1月28日,侵华日军进攻上海闸北,群益纱管厂遭到炮击,被迫停工。
1935年3月15日,锦江川菜馆正式挂牌营业。开门便是满堂红,上海滩青帮、红帮的头面人物杜月笙、黄金荣、张啸林是这里的常客。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。卓别林访问中国时,曾在此品尝了香酥鸭子。1936年初,董竹君办了锦江茶室。
注: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相关诉求,请联系400-9900-097
京ICP备1200503号-12 91搜墓网版权所有
CopyRight (C)2015- 2025JiuYiYongSheng Technology Allrights